■记者 张雯怡 范千
“学院就像个鱼塘,万事开头难,第一条鱼进来是最难的。”“我招人主要看学术潜力。”“对人才就要做到引进来,长得好,扎下根。”“要关心年轻老师,了解他、相信他,多给他们一些时间。”“别人说我看人准,我招进来的那些副教授、甚至讲师现在发展得都不错,可能我的眼光是挺准的!”……以上金句来自物理学院陆培祥教授。
能揽才,并让引进的人才迅速成长,扎下根来,是他引以为傲的一件事。
陆培祥2011年出任物理学院院长时,提出要建设一流的研究型的物理学院,“要以师资队伍为核心,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抓手”。在他看来,学院的发展、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必须依靠一流的师资保障。
记者 辛国胜 摄
思路定了,陆培祥迅速开始行动。“学院就好像一个水塘,怎么样能让鱼进来呢?先得放点水进去,万事开头难,第一条鱼进来是最难的。”那段日子里,他通过各种渠道四处网罗人才:“碰到哪个院士,都会问下,有没有比较好的学生推荐,这是一个渠道,还有就是到网上去搜,看有没有有潜力的年轻人……”
被陆培祥看中时,黎敏只是刚出炉的北大博士,如今已是物理学院的一名教授,在科研上崭露头角。“当时我给陆老师发邮件,说希望加入团队,没几分钟就接到了他的电话。他说要搭建一个实验平台,希望我过来。”更让黎敏惊喜的是,陆培祥提出可以破格给他副教授的职位。
陆培祥曾说要“不拘一格揽人才”,对于当时的“大方”,他有自己的看法。一直以来,他就关注着圈内年轻人的发展,只要是学术上有后劲儿的年轻人,都愿意给予他们机会和自由的发展空间。在陆培祥眼里,黎敏就是这样一支“潜力股”,一旦给予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就能迅速成长。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,黎敏打消了去国外名校做博士后的念头,在2015年来到了华中大搭建自己的实验平台。
陈学文教授2014年回国。此前他在德国马普所工作稳定,科研前景看好且收入丰厚,他当时认为会留在那里。“陆老师给我发邮件邀请的时候,我也没很快回复。”2012年,陈学文怀着平常心来华中大交流,没想过要留下来。然而这次,陆培祥开出的条件让他无法拒绝:“做什么方向,想怎么做都可以自己做主,我顿时有一种回家当主人的感觉。这太吸引我了,学术上的自由是每个科研工作者最渴求的。”同为科研工作者,陆培祥看人准、选人准,也真正摸透了青年学者的心,知道他们的所想与所求。
2015年对周月明教授来说既是回归也是重新开始。此前他是日本电器通讯大学的JSPS学者。“当时可以续签5年的长合同,薪水也不错。”但他很快做出了选择:“我2007年本科毕设到博士毕业一直呆在陆老师团队,出国后我们每周都还会联络。他一直‘盯’着我呢,在日本开会时还特意来找我,劝我回华中大。”团队良好的科研氛围和自由发展空间让周月明念念不忘,并让他毫不犹豫地重返母校。
从学生转变为教师,曾经的老师成了同事,周月明说角色转换过程中幸好有陆培祥的指导。“他担心我没带过学生,就从怎样教,怎样检查他们实验进度,怎么沟通等等很多方面着手,一点点地告诉我该怎么做。”
一方面揽才,一方面思考如何让引进的人才落地生根,陆培祥煞费苦心。经常和青年教师谈谈心,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些经验之谈,成为他的工作常态。“我是教师也是研究人员,比较了解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,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能让别人去做,这是最简单的工作思路,要能换位思考。”与青年教师交心,陆培祥觉得自己有优势。他认为,要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就要从细节抓起。“比如排课,给他们排多少课,什么课?如何让他们科研与教学相长,都得根据个人特点仔细斟酌,不能让他觉得教学任务太重,同时也要让他在学术上能够继续前进,这就是知人善用。”在他的倡导下,学院开始从排课安排等入手,为青年教师量身打造发展平台,不少青年教师从中受益。
周月明上的第一门课是“热学”,后来学院针对他的研究方向将课程调整为“原子分子”。他高兴地说,这下子不但节约了备课时间,同时还可以把自己最熟悉的研究领域中最前沿的知识带给学生,实现了“双赢”。
今年9月,学校颁发“伯乐奖”,陆培祥的名字俨然在列。在旁人看来,陆培祥获奖实至名归,因为他有一双识人的慧眼。而陆培祥却说,只有主动务实、自信执着才能够把事情做好。“你要把它当成一个事业,营造一个大家都能发展的环境。让人家外面的人一看,哟,这个鱼塘水挺好的,生态环境挺好的,这样大家就都乐意来,愿意留下,扎下根。”
人物专访视频请点击:https://tv.hustonline.net/index.php/index/video_detail?vid=633
(转载自华中科技大学学校要闻相关报道http://phys.hust.edu.cn/info/1211/3940.htm)